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位于: 首页 → 中心通讯

公证+人工智能=智能公证

公证+人工智能=智能公证

 

亚历山德拉•本萨蒙

巴黎萨克雷大学法学教授、法国政府人工智能委员会成员

 

皮埃尔-弗朗索瓦•居夫

巴黎公证信息档案文献和资料研究中心主任

 

蒂博•杜维尔

卡昂大学法学教授

 

 

关键要点公证行业(智能公证)始终面临技术挑战,需要把握住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探索技术带来的问题

 

背景  人工智能(AI)是一个热门话题。今年313日,法国政府的人工智能委员会[1]向共和国总统提交了报告,阐述了该领域的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我们对法国的期望》,报告,20243月)。同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投票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规范人工智能的立法成果——《人工智能法案》,又称《人工智能条例》(RIA),法案对人工智能系统的用途及其造成的影响风险进行分类[2]。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训练形成的基础模型,即通用人工智能,一直是特定监管的对象。但必须指出的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GI)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如ChatGPTDALL-EMid-Journey 等,引发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挑战  在公证行业,专业化生成式人工智能(AGI)可用于研究、撰写文件或会谈纪要、审计、起草文书等。智能公证系统的创建需要从现有的大型语言模型开始,通过基于专业数据库的训练或使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与专业数据库连接进行后续优化,该技术可使大型模型与用于训练的数据源之外的可靠知识库实时连接(而无需重新训练模型)。至少在最初阶段,不太可能开发专有工具(这也需要适当的管理)。事实上,法律出版商已经开始研发相应的解决方案。尽管如此,为公证行业研发专业工具首先意味着要关注训练数据或知识库的可用性。其次,需要考虑公证人的责任。最后,任何希望使用该技术的公证人都需要掌握它,从而了解它:这就是培训的意义所在。

 

数据与公证行业  创建专门从事公证事务的人工智能所需的数据种类繁多。这也是法律和行政信息的常态,但这些信息向公众开放,可以免费获取使用。行政文件也是如此,自2016107日第2016-1321号法案——《数字共和国法》颁布后,部分行政文件必须向公众开放,如部分数据库[3]。公共数据服务部门甚至还负责维护并公开国家地址数据库[4]与包含公司及其机构所在地或电子地籍图的Sirene数据库[5]。同样,法院判决也被要求向公众公开[6],至少在某些条件下应当公开[7]

当然,人们也可能会问,是否可以通过处理公证文书来训练人工智能系统。从目前的法律来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原因至少有两个。首先是关于这些文书的制作与保管制度,尤其是电子公证文书,因为电子公证文书一经制作即可被登记在法国公证人电子档案中心(MICEN),这将使其得以有效保管。[8]只有负责起草文书的公证人或持有公证书原件的公证人才可以接触到这些文书;公证人必须对文书内容保密,且只有相关方可以获得文书副本。第二个原因涉及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制度。一般来说,出于科学或统计研究目的对个人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是允许的,但此处似乎排除了这一可能性,被因为处理个人数据的法律依据仅限于法定义务,并且目的在于保管文书[9]。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可以考虑公开某些文书,但这应当基于为公共利益而设立的公众查阅权,而非处分文书的权利。

这些规定是否可以更加灵活?首先,文书中必须包含有助于训练公证行业人工智能的数据。这完全取决于我们所设想的用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各种限制因素,特别是文书的性质和可能由此产生的侵权行为,尤其是在侵犯隐私权方面,这意味着需要引入一些保障性措施:例如,对处理文书的行为目的加以管控,依其性质及目的对所涉文书加以限制,对数据进行假名化处理,授权管理机构——特别是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以处理各项数据的职权。另外,一个有趣的替代办法是建立一个基于合成数据的数据库。

 

数据:理论内容  创建公证行业适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GI)需要一个包含相关内容的大型优化模型。版权内容——只要存在——即使不足以构成必要的临界质量,也必须获取这些受版权保护的内容。因为输入数据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智能公证系统应当优化包括学术论著、法学全书、判例法评注等在内的优质内容。这些内容受版权保护,原则上版权已转让给出版商。因此,除非有法律例外规定,否则使用这些内容都必须获得相应授权。不过,2019417日发布的第2019/790号指令第4条明确规定了文本和数据搜索的例外情形,例外情形适用于所有主体和所有用途(包括商业用途),但前提是需要合法获取受保护内容,且权利人未行使反对数据搜索或选择排除(从而恢复排他性)的权利。由于想就报酬问题进行协商,权利人通常会行使反对权。然而,如果人工智能模型的供应商不披露训练数据的来源,那么上述搜索例外的条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欧盟《人工智能条例》(RIA)通过列举一份详细的摘要来提高数据透明度。同时,供应商还必须制定尊重文学和艺术作品知识产权的内部政策。

 

责任  毫无疑问,生成式人工智能(AGI)将改变公证行业的运作方式以及公证人与客户的关系,但不会影响公证人作为公职人员承担的职能。公证人经国家授权提供咨询与公证服务,不能将这些职能转授他人,这是其法律地位之核心所在;公证人也不能限制或免除自己的民事责任,因为民事责任本质上是侵权责任。原则上,公证人在开展业务活动时,是以公证人身份做出个人承诺,同时提供职业保障,如民事责任职业保险和担保基金的保障。因此,公证人原则上仍将对所开展的业务活动负主要责任,同时仍是客户的主要联系人,因为客户信赖的是其本人。公证人负责对实际情况进行法律定性、核实双方合意是否达成、解释法律文书或针对特定问题判断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先级,这些是人工智能系统无法做到的。同时,公证人还必须确保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因为后者存在许多风险,包括:提供错误或捏造信息(“幻觉”)、算法偏见、制作非法内容、侵犯知识产权、侵犯隐私或披露机密信息。因此需要公证人在执行人工智能提供的建议或信息之前对其进行评估和验证管控。公证人还必须确保人工智能在没有人工监督的情况下不能做出任何决定,也不能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将机密或个人信息输入系统。

 

如果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导致客户受到伤害,公证人可能要因此承担责任。公证人的责任主要基于其在履行提供建议和确保其起草的文书合法性相关义务时是否存在过错。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民事责任问题已经引起了大量讨论,欧盟法律对此给予了特别关注,并正在逐步建立一个规范这一责任的框架。立法机构将依据过错、损害和因果关系原则,制定适用于人工智能造成损害的具体制度并对证据规则进行调整,以促成相关责任的承担,无论是人工智能用户、开发者还是供应商的责任[10]。同时,在过错与人工智能造成的损害之间建立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并拟定部分被告免责情形。在所有措施中,介入人工智能与损害结果之间的人为干预行为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我们可以设想公证人使用人工智能系统辅助其做出决定或提出建议。

 

公证人培训  要正确掌握该工具,公证人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并接受适当的使用培训,以便能够评估结果并始终保持批判精神。在这一方面,社会适应性是基础。培训必须涵盖技术和法律等多个方面。这是大巴黎地区公证人公会(Notaires du Grand Paris)于202444日举办的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2024公证信息化转型科技论坛”('Tech Not' 2024 Forum on AGI)以及与巴黎萨克雷大学DATAIA学院合作开设的“智能公证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



[1] 译者注:为应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20239月,法国政府在多部委参与下组建成立了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文化、经济、技术、研究等不同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旨在协助政府制定相关国家战略,以期在人才培养、工业创新、立法规制等领域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2] A. BensamouF. Masmi-Dazi:《人工智能:建立一个合乎道德并具有竞争力的欧洲生态系统》(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 : pour l'émergence d'un écosystème européen éthique et compétitif: JCP G 2024, doctr.

[3] 《公众与行政机关关系法典》(CRPA),L.312-1-1L.312-1-1参见J. Chevallier, Les nouveaux développements de l'État plateforme 2020, doctr

[4] 国家地址库(BAN)是法国地址的参考数据库,包含法国全境2500多万个非命名地址的具体信息(编号、街道名称、地区和市镇)与其地理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5] 《公众与行政机关关系法典》(CRPA, L. 321-4R. 321-5条及后续条款。

[6] 《数据开放时代的判例法前景如何?》CP G 2024,第1007期,第7-8号增刊,2024219日。

[7] 《法国民事诉讼法》第 L.10 L.111-13 条。

[8] 19711126日第71-941号关于公证文书的法令,第28条第3款。

[9]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RGPD),第6条第1c项和第2款。

[10] 见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2022928日关于人工智能领域非合同民事责任适用规则的指令提案(2022/0303 (COD)) A. Bensamoun:《管理人工智能的风险:在道德、赋权和责任之间》: JCP G 2023, doctr. 181,论著 L. Grynbaum, 民事责任领域未来的 AI立法”——赔偿制度的创新挑战》: JCP G 2023, act. 859,概览。

 



© 2008 Centre sino-français de Formation et d’Echanges notariaux et juridiques à Shanghai.

版权所有 2008 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

沪ICP备17007739号-1 维护:睿煜科技